
关于瀚海
瀚海光电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机构,致力于应用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对气体进行精准检测。
隧道施工安全与健康是目前隧道施工关注的焦点
那么怎样更加有效地保障隧道施工环境安全?
https://weixin.qq.com/sph/AAlHgX
(点击链接查看相关视频)
瀚海光电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合作承接了国家重大专项科研成果激光吸收光谱气体检测技术的产业化,自主研发的隧道工程安全防护智能机器人具有1000米远程无线通信能力,Q235金属骨架履带式结构。可对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七种气体及粉尘、噪音实时监控。完全满足《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1关于隧道施工作业环境的职业健康及安全标准要求。适用于隧道可燃气体探测、日常工作巡检等场景。
隧道工程安全防护智能机器人
隧道工程安全防护智能机器人具有以下优势:
01 车身更坚固
采用Q235全金属骨架的履带式结构,且具备有效减震及防腐蚀处理。
02 速度更快
行走速度超每秒1.5米,可根据场景需求调节速度。
03 行进更顺畅
具备自主避障功能。200毫米越障高度、35°爬坡性能可轻松翻越现场各种陡峭、坑洼地形。37°侧倾让车辆行进更稳。
04 续航能力强
采用锂电池供电,可连续工作12小时。
05 抗干扰能力强
不会受湿度、粉尘、温度和其它气体干扰,可在高湿的环境下长期工作,适应隧道现场气温环境变化。
06 多气体监控
实时检测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七种气体。
07 安全施工过程管控
添加粉尘、噪音等数值监测。满足《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1关于隧道施工作业环境的职业健康及安全标准要求。
08 遥测距离更远
支持wifi和4G、5G无线通讯,遥控距离可达1000米。
电话:400-055-1239(9:00~17:00)
邮箱:lisghanhai@gkhhlaser.com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三街18号院5号楼302室
微信公众号